🔥 Gate 動態大使專屬發帖福利任務第二期報名正式開啓!🏆 首期獲獎名單將於5月26日公布!
報名連結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722
報名時間 🕙 5月23日11:00 - 5月26日 24:00 UTC+8
✍️ 5月26日 — 6月1日期間每日發帖,根據帖子內容評級瓜分 $300 獎池
🎁 獎勵詳情:
一、S級周度排名獎
S級:每週7日均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分數>90分可獲S級,挑選2名優質內容大使每人$50手續費返現券。
二、A/B 等級瓜分獎
根據各位動態大使發帖數量及帖子內容質量獲評等級,按評定等級獲獎:
A級:每週至少5日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90>分數>80可獲A級,從A級用戶中選出5名大使每人$20手續費返現券
B級:每週至少3日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80>分數>60可獲B級,從B級用戶中選出10名大使每人$10手續費返現券
📍 活動規則:
1.每週至少3日完成發帖才有機會獲獎。
2.根據發帖天數和整體發帖內容質量分數給予等級判定,分爲S/A/B等級,在各等級下選擇幸運大使獲獎。
💡 帖子評分標準:
1.每帖不少於30字。
2.內容需原創、有獨立見解,具備深度和邏輯性。
3.鼓勵發布市場行情、交易知識、幣種研究等主題,使用圖例或視頻可提高評分。
4.禁止發布FUD、抄襲或詆毀內容
台灣 VASP 禁現金交易?離譜報導挑起社群誤解,媒體人點出五點矛盾、呼籲自重
虛擬資產平台禁止現金交易掀起爭論,產業人士、律師與監管單位各有立場。針對近期流傳的誤解與評論,《加密城市》主編 Max 提出反駁觀點,直言某些說法誤導讀者,呼籲媒體應秉持專業報導原則。由於坊間離譜說法四起,金管會也出面澄清不實資訊。
(破除謠言、金管會解釋打詐戰線:虛擬資產業現金交易將遭限,最快 6 月底上路新規)
VASP 現金交易遭禁止:為防洗錢、保障金流透明
近日台灣虛擬資產業者圈內廣傳「金管會要求平台不得接受現金交易」,引發市場關注。據悉,這起事件源於 5 月 7 日證期局發布給公會的一份函文,要求平台應避免接受客戶以現金進行虛擬資產交易,改以可留存金流紀錄的方式進行,並請公會於一個月內擬定自律規範並報備。
金管會此舉,主要是為防堵洗錢與詐騙活動,降低場外交易 (OTC) 帶來的風險。雖政策尚未具體落地,但訊息曝光後已引起產業界一連串討論與揣測。
幣圈媒體引用「匿名專家」觀點惹議,媒體人:別只為了博眼球
《加密城市》主編 Max 在最新評論中指出,近日多家媒體對該議題的報導內容出現偏差,尤其引用了多位「匿名業者」和「匿名專家」的看法,並提出幾項業界內部無法接受的論點。
他強調,作為媒體應秉持查證原則,若僅為吸引眼球而引導錯誤言論,將損害整體虛擬資產產業的信譽與發展。
OTC 交易是合理流動性工具?類比企業持現金根本不通
部分業者主張,場外交易可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應與企業持有現金作為儲備資產同等看待。但 Max 指出,這種比喻過於牽強。
他表示,企業持現金是為應對短期資金需求,屬於資產保留,而 OTC 交易是資產交換,性質根本不同。
過度依賴 OTC 交易,是風控機制不健全的結果
另有說法稱,造市商與平台透過 OTC 交易,有助維持市場流動性。Max 並不否認其短期效益,但強調這並非長遠之計。
他指出,若因未完成合規程序而導致流動性缺口,應檢討的是平台自身的內部風控,而非一味將問題歸咎於監管單位。合規要求如 AML、KYC 等,正是為了維護整體市場的健康。
禁止場外交易不代表無法認定代幣價值
關於場外交易若遭全面禁止,是否會影響代幣價值的判定,也成為爭議之一。Max 認為,這樣的擔憂對於加密貨幣市場其實並不適用。
他舉例指出,許多鏈上熱門代幣如川普幣、MOODENG 即使未於交易所上架,仍具有市場價值。表示代幣的價值認定,與是否存在 OTC 交易並無絕對關聯,監管措施的核心目的仍是防堵非法活動,而非打壓市場發展。
台灣代幣發行難?「龐式牢籠」說法言過其實
不少人批評金管會的監管政策限制創新,甚至形容為「龐式牢籠」。對此,Max 表示,雖然台灣確實對虛擬資產上架審查較為嚴格,但監管目的並非壓抑,而是保護投資人。
依據金管會《虛擬資產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指導原則》,平台需審查白皮書、風險揭露、上下架制度等,雖會增加新創的合規負擔,但並未禁止個人或機構發幣。他呼籲業者應積極參與政策討論,而非一味抱怨環境嚴峻。
拿證券電話下單比喻加密交易?根本錯誤
有媒體主張,既然證券交易允許電話下單,加密貨幣也應開放類似機制。Max 對此強烈反駁,指出證券商的電話下單具備錄音備查、禁止使用通訊軟體等嚴格規範。
他認為,虛擬資產交易若以此類比,顯然忽略了市場性質與監管背景的巨大差異,容易誤導讀者與業者。
主編呼籲:記者應回歸事實,業者應推動健康創新
評論最後,Max 點出核心問題:媒體在報導加密監管政策時,應秉持查證精神與事實導向,避免為立場而誇大或曲解政策內容。
他引用日劇《新聞主播》的經典台詞:「你今天是以記者身份說這句話,還是個人?」來提醒媒體人,應以整體產業發展為出發點,而非只為流量操作。
產業需監管與創新並進,媒體角色更顯關鍵
加密產業正處在政策逐步明朗化的關鍵時刻。無論是業者、媒體還是監管單位,皆需在合法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若無法釐清事實、強化溝通,將只會加深市場的不信任感,阻礙台灣加密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媒體肩負資訊揭露與輿論建構的責任,若偏離法理依據、以立場帶風向,不僅破壞社會對產業的信任,也將讓加密業者在缺乏制度認同的環境中原地打轉,難以走向成熟與正規化。
這篇文章 台灣 VASP 禁現金交易?離譜報導挑起社群誤解,媒體人點出五點矛盾、呼籲自重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