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爲偶像應援 · Gate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 🎶
家人們,現在在Gate廣場爲 打 Token of Love CALL,20 張音樂節門票等你來瓜分!🔥
泫雅 / SUECO / DJ KAKA / CLICK#15 —— 你最期待誰?快來一起應援吧!
📌 參與方式(任選,參與越多中獎幾率越高!)
1️⃣ 本帖互動
點讚 & 轉發本帖 + 投票你最愛的藝人
評論區打出 “我在 Gate 廣場爲 Token of Love 打 Call !”
2️⃣ 廣場發帖爲 TA 打 Call
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發帖內容任選:
🎵 最想現場聽到的歌 + 心情宣言
📣 應援口號(例:泫雅女王衝鴨!Gate廣場全員打 Call!)
😎 自制表情包/海報/短視頻(加分項,更容易中獎!)
3️⃣ 推特 / 小紅書發帖打 Call
同樣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內容同上,記得回鏈到表單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008
🎟️ 獎勵安排
廣場優質發帖用戶:8張門票
廣場幸運互動用戶:2張門票
Twitter 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小紅書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 優質帖文將根據文章豐富度、熱度、創意度綜合評分,禁止小號水貼,原創發帖更易獲獎!
🕒 8
伊朗殺手鐧:若霍爾木茲海峽遭封鎖,全球能源會斷鏈嗎?
霍爾木茲海峽:全球能源命脈上的危機點
每天約有 2,000 萬桶原油經由霍爾木茲海峽運送,約占全球石油日需求的 20%。這條狹窄的水道位於波斯灣與阿曼灣之間,地處戰略要衝,被譽為全球能源供應鏈的「咽喉」。
隨著區域局勢緊繃,伊朗再度揚言封鎖霍爾木茲,這不僅可能造成能源供應中斷,還可能掀起一波國際油價飆漲潮,引爆全球通膨與經濟不穩風暴。
中東石油輸出占全球三成:風險集中一條海峽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與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統計,中東國家每天出口約 3,000 萬桶原油,占全球約 1 億桶日需求的 30%。其中,高達近七成需經過霍爾木茲海峽運送,讓這條水道成為全球最脆弱的能源瓶頸之一。
國家 出口量(桶/日) 備註 沙烏地阿拉伯 約 7-8 百萬 OPEC 最大出口國 伊拉克 約 4-5 百萬 幾乎完全仰賴霍爾木茲運輸 阿聯酋 約 2.5-3 百萬 部分透過繞道管線避開海峽 科威特 約 2 百萬 出口路線全經霍爾木茲 伊朗 約 1-1.5 百萬 多透過秘密交易或小規模繞道
一旦霍爾木茲受阻,至少 每日 2,000 萬桶 的石油與天然氣運輸將中斷,供應缺口難以立刻填補。
沙國與阿聯酋另闢蹊徑:管線繞道避風險
為了降低對霍爾木茲的依賴,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酋積極投資繞道輸油管線與備用港口建設。雖然成效有限,但確實提高了一定程度的能源出口彈性。
東西向輸油管:沙烏地的延布解方仍未發揮全力
沙國的「東西向輸油管線」(Petroline)連接波斯灣與紅海延布港,設計容量為每日 700 萬桶,是現今最具規模的繞道方案。不過,長期以來這條管線僅運作約一半產能,根據過去統計數據,自 2006 年起就存在每日 250 萬桶以上的供應缺口。
阿聯富查伊拉管線:容量仍難撐大局
阿聯的 Abu Dhabi–Fujairah 管線,橫跨約 250 英里,將石油直接輸至阿拉伯海,不經霍爾木茲。其每日容量為約 160 萬桶,並搭配可儲存 7,000 萬桶 的富查伊拉儲油設施,是目前最實用的替代通道之一,但在整體需求面前仍略顯不足。
伊朗、阿曼與新陸路選項:繞道多但效果有限
沙烏地與阿曼間的 Ramlet Khelah 邊境通道,因雙邊關係改善而重新活絡,陸路運輸有所增加。但因地形與基礎建設所限,目前僅能處理一般貨櫃與非石油貨品。
伊朗方面則於 2021 年啟用 Goreh–Jask 管線,設計容量為每日約 30 萬桶,出口至阿曼灣,理論上可繞過霍爾木茲。不過由於政治壓力與營運瓶頸,該管線自 2024 年 9 月後即未再啟用。
若霍爾木茲封鎖,全球市場會怎麼走?
霍爾木茲若發生封鎖,將導致供應中斷、保險成本飆升、船運風險上升。根據市場預估,油價可能迅速升破每桶 100 美元,進一步推升通膨壓力,並對進口依賴型經濟體(如歐洲、日本、印度)造成嚴重衝擊。
此外,若霍爾木茲周邊的油氣設施遭遇破壞,例如沙烏地延布或阿聯酋富查伊拉港口被攻擊,全球供應中斷恐持續更久。
霍爾木茲仍是全球能源的「唯一點」
即使中東各國不斷分散出口路線,但整體替代量仍遠不及海峽的每日 2,000 萬桶規模。未來若區域衝突升級,或海上運輸線遭攻擊,全球能源市場仍極度脆弱,無法承受長期封鎖。
這也說明了:即便石油輸出國有意繞道,霍爾木茲仍是全球能源的關鍵命脈,任一波動,牽動的不只是油價,而是整體經濟穩定與地緣格局。
這篇文章 伊朗殺手鐧:若霍爾木茲海峽遭封鎖,全球能源會斷鏈嗎?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