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Web3世界的遊戲規則:從融資策略到投資者心理
在加密貨幣世界中,人們常常會聽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融資策略。有傳聞稱某些項目可以通過購買特定代幣的方式獲得"廣告位"。這種做法起初讓人覺得荒謬,但當真有中間人帶着這樣的提議找上門來時,我們才意識到自己對這個行業的認知還是太天真了。
在早期的ICO浪潮中,許多團隊都以爲只要做好產品、在論壇上宣傳、設置ICO地址就足夠了。我們花了大量時間在社交平台上回答問題,努力開發產品。然而,後來我們才明白,這個行業還需要建立各種關係網路,包括與行業重要人物、顧問、機構、做市商和交易平台等建立聯繫。加入某個陣營往往意味着要與另一方保持距離。
盡管這個行業號稱要"重塑世界交易體系",但派系之爭仍然存在。曾經有傳言說,如果你選擇在某個平台首發,可能就會影響到在其他平台上市的機會。不同社區之間也存在一些潛規則。當然,隨着行業的成熟和專業化,這些派系之爭在利益面前也在逐漸消退。畢竟在巨頭佔據主導地位的情況下,其他參與者只有抱團才能分享剩餘的市場份額。
人們傾向於給事物貼標籤,這在Web3領域尤爲明顯。項目常常被按市值、行業、功能、投資方等進行分類。這些標籤幫助人們快速了解一個項目的特點、發展階段和潛在價值。例如,獲得某知名投資機構支持的項目往往會被認爲是高質量項目,而某些交易平台的支持則可能帶來上市預期。
meme(網路文化)的傳播也遵循類似的邏輯。它們通常依賴於一個廣爲人知的"敘事"或"IP",比如某些知名人士或熱門話題。這些元素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從而促進傳播。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或參與時,更多人會被吸引進來。
人性使然,當一個人成功時,我們可能會認爲是運氣;當多人成功時,我們會開始關注;當大量人成功時,大多數人就會開始嘗試。特別是當這些成功者是有影響力的KOL或高淨值人羣,並且他們能夠清晰地解釋他們的成功之道時,影響力就會更大。
Web3世界就像一個充滿夢想的帝國,人們都在尋找下一個機會。而那些站在高處的"造夢者"則在努力吸引投資者的注意,試圖從他們的熱情中獲利。
無論是鏈上活動的繁榮還是新的敘事出現,大家都明白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真正的價值。然而,很多人仍然希望能夠逆勢而上,就像明知生老病死的規律,卻希望自己能夠例外。因此,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循環:從最初的懷疑到小額嘗試,再到大舉投入,最後可能落得一地雞毛。然後,當看到類似的項目出現時,又會重復這個過程。
我們所看到的機會,很可能只是"造夢者"希望我們看到的幻象,而財富效應則是吸引我們的誘餌。在這個循環中,我們似乎總是難以跳出這個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