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持幣不到半年全數賣光!日本公司 Value Creation 為何急退比特幣市場?
在越來越多企業將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的浪潮中,日本上市公司 Value Creation(TYO:9238) 卻反其道而行,選擇在持幣不到半年後 一次性清倉全部 22.36 枚 BTC,帳面獲利約 5,200 萬日圓。這場「閃電戰」式的操作,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
從進場到清倉,不到半年
根據 CoinDesk Japan 報導,Value Creation 今年 3 月首次決議將剩餘資金投入比特幣,並將此舉定位為「臨時運用手段」。
3 月至 6 月間,公司分四次買入 BTC,總成本約 4 億日圓,原本計劃在 7 月至 12 月再加碼 1 億日圓。
然而,本週一紙公告讓市場震驚——公司宣布為提升資產效率,決定出售全部比特幣持倉,結束這段短暫的加密資產試水期。
資產效率與現金流的權衡
對一家主營行銷與不動產數位轉型的中小企業而言,持有高波動且非核心業務的資產,可能影響資金周轉效率。
透過此次清倉,Value Creation 將比特幣漲幅轉化為現金,不僅強化短期流動性,也向股東傳遞「專注本業」的訊號。
雖然 5,200 萬日圓的獲利並非天價,但對該公司財報仍具顯著邊際貢獻。
短線套利 vs. 長期囤幣
Value Creation 的策略與日本其他比特幣儲備公司形成鮮明對比。
例如 Metaplanet 與 Quantum Solutions 採取長期持有策略,甚至透過槓桿擴大持倉,與美國 MicroStrategy 的「企業級數位黃金」定位如出一轍。
相比之下,Value Creation 的快閃操作更像 2022 年特斯拉出售比特幣的翻版——雖然當時鎖定利潤,但事後被證實錯過了後續價格翻倍的漲幅。
錯過還是先知?市場分歧
比特幣今年在 ETF 資金流入與監管環境改善的推動下,機構看多聲浪高漲。渣打銀行與 Bitwise 預測年底 BTC 有望觸及 20 萬美元。
若這些預測成真,Value Creation 可能被貼上「太早下車」的標籤;但若價格回調,這次獲利了結將被視為精準示範。
這也凸顯了企業在加密資產配置上的兩難:是追求短期資產效率,還是押注長期價值增長?
加密資產決策的新課題
如今,比特幣已不再只是單純的投資標的,而是牽動企業流動性、估值與股東關係的複合議題。 Value Creation 的案例提醒所有企業:在高波動市場中,如何在現金流穩定與長期價值創造之間找到平衡,將是未來進場者必須面對的核心考題。
结语
Value Creation 的「快進快出」操作,或許只是日本企業加密資產探索的第一章。隨著數位資產逐步融入主流資本市場,誰能寫出兼顧短線靈活與長線韌性的策略,才是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