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DAO) 长期以来被视为未来治理的理想模型,但如今正遭遇制度性挑战。投票权委托平台 Lobby Finance 立足 GovernFi (治理金融) 开放投票权买卖,让操控 DAO 决策的门槛骤降,引发治理安全与公平性的激烈争议。
投票权变现成新商机:Lobby Finance 如何威胁 DAO 秩序
Defi 研究员 Ignas 指出,一位名为 hitmonlee.eth 的用户近日在 Lobby Finance 上仅花 5 ETH (约 1 万美元),便取得高达 1,930 万枚 ARB (约 650 万美元) 的投票权。
这些票数最终支持了候选人 CupOJoseph 竞选 Arbitrum DAO 的监督与透明委员会,甚至超越老牌参与者如 Wintermute 和 L2Beat。
据悉,Lobby Finance 能让代币持有者将投票权委托他人,并可选择固定价格或拍卖方式出售,将原本闲置的治理代币转化为获利工具。更令人震惊的是,有用户仅以 0.0652 ETH便买到逾 2,000 万枚 ARB 的投票权,大幅降低影响决策的成本。
GovernFi 巨大利润背后的 DAO 治理危机
以 CupOJoseph 为例,他因获得大量投票支持而当选,未来 12 个月将因其 OAT 委员职务,获得约 47.1 ETH 及 10 万枚 ARB 的奖励 (总值约 66 ETH),而这些投票权只花了 5 ETH 就买来了,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报酬率。
Prediction: within a year GovernFi will be its own market segment like DeFi, GameFi, or SocialFi.@lobbyfinance will be the clear market leader.
— CupoJoseph (@CupOJoseph) April 8, 2025
对此,CupOJoseph 即便坦言这样的低成本操作,确实是治理攻击的风险来源,但仍看好这类「GovernFi」的前景:
一年内,GovernFi 会像 DeFi、GameFi 或 SocialFi 一样,成为独立的市场领域。
Ignas 进一步警告,这种操作将 DAO 治理变成低成本且高报酬的操纵游戏。他以过去 Compound DAO 因遭大量代币买入而被盗 2,400 万美元为例,批评 Lobby Finance 进一步降低了攻击门槛。
(Compound险遭治理攻击!匿名巨鲸爽拿千万美元 COMP,原来是公关操作?)
社群争辩升温:Arbitrum DAO 该怎么办?
面对争议,Arbitrum DAO 内部正讨论,是否应采取措施限制投票权买卖。选项包括
取消买票者的投票资格
对买卖投票权行为施加惩罚
放任市场机制自由运作
DAO 参与者 OlimpioCrypto 形容这是一场「猫捉老鼠」的循环,犹如处理 MEV 问题,只要诱因存在,投票权买卖便难以遏止。Ignas 则担忧:
目前将代币委托给其他代表的收益远不如直接卖票获利,若不从代币经济模型下手改革,类似问题将不断重演。
Lobby 回应:不是安全漏洞,是透明创新
对于外界批评,Lobby Finance 也在留言中澄清,他们是目前最透明的委托平台,所有投票提案及价格皆公开,并保留足够时间让社群反应。若提案具高度风险,他们也会主动下架,且现已调整拍卖模式以尽力降低潜在风险: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想让治理重新充满活力,帮助 DAO 摆脱目前由几个主导方所把持的财阀治理状况,让参与治理这件事变得更有吸引力、有所回报,甚至两者兼具。
(Compound 七项提案投票率仅 5%,DAO 真的是民主最终形态?)
即便 Ignas 肯定其目标,但他仍警告,一旦有其他平台仿效 Lobby Finance 且意图不轨,治理安全可能将彻底失控。
DAO 治理下一步:是自由市场还是制度改革?
Ignas 强调,「1 代币 = 1 票」的治理逻辑早已暴露问题,而 Lobby Finance 不过是放大了既有漏洞。要真正解决问题,恐需对 ARB 等治理代币进行根本上的经济改革,取消其收益权益、或设立更具正向诱因的委托制度。
诱因决定一切,若不调整制度设计,DAO 的去中心化愿景,恐沦为少数人资本操作的工具,与初衷背道而驰。
这篇文章 投票权委托交易如何摧毁 DAO 的去中心化愿景?GovernFi 能有未来吗?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
231k 帖子
199k 帖子
147k 帖子
80k 帖子
66k 帖子
64k 帖子
61k 帖子
58k 帖子
52k 帖子
51k 帖子
投票权委托交易如何摧毁 DAO 的去中心化愿景?GovernFi 能有未来吗?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DAO) 长期以来被视为未来治理的理想模型,但如今正遭遇制度性挑战。投票权委托平台 Lobby Finance 立足 GovernFi (治理金融) 开放投票权买卖,让操控 DAO 决策的门槛骤降,引发治理安全与公平性的激烈争议。
投票权变现成新商机:Lobby Finance 如何威胁 DAO 秩序
Defi 研究员 Ignas 指出,一位名为 hitmonlee.eth 的用户近日在 Lobby Finance 上仅花 5 ETH (约 1 万美元),便取得高达 1,930 万枚 ARB (约 650 万美元) 的投票权。
这些票数最终支持了候选人 CupOJoseph 竞选 Arbitrum DAO 的监督与透明委员会,甚至超越老牌参与者如 Wintermute 和 L2Beat。
据悉,Lobby Finance 能让代币持有者将投票权委托他人,并可选择固定价格或拍卖方式出售,将原本闲置的治理代币转化为获利工具。更令人震惊的是,有用户仅以 0.0652 ETH便买到逾 2,000 万枚 ARB 的投票权,大幅降低影响决策的成本。
GovernFi 巨大利润背后的 DAO 治理危机
以 CupOJoseph 为例,他因获得大量投票支持而当选,未来 12 个月将因其 OAT 委员职务,获得约 47.1 ETH 及 10 万枚 ARB 的奖励 (总值约 66 ETH),而这些投票权只花了 5 ETH 就买来了,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报酬率。
Prediction: within a year GovernFi will be its own market segment like DeFi, GameFi, or SocialFi.@lobbyfinance will be the clear market leader.
— CupoJoseph (@CupOJoseph) April 8, 2025
对此,CupOJoseph 即便坦言这样的低成本操作,确实是治理攻击的风险来源,但仍看好这类「GovernFi」的前景:
一年内,GovernFi 会像 DeFi、GameFi 或 SocialFi 一样,成为独立的市场领域。
Ignas 进一步警告,这种操作将 DAO 治理变成低成本且高报酬的操纵游戏。他以过去 Compound DAO 因遭大量代币买入而被盗 2,400 万美元为例,批评 Lobby Finance 进一步降低了攻击门槛。
(Compound险遭治理攻击!匿名巨鲸爽拿千万美元 COMP,原来是公关操作?)
社群争辩升温:Arbitrum DAO 该怎么办?
面对争议,Arbitrum DAO 内部正讨论,是否应采取措施限制投票权买卖。选项包括
取消买票者的投票资格
对买卖投票权行为施加惩罚
放任市场机制自由运作
DAO 参与者 OlimpioCrypto 形容这是一场「猫捉老鼠」的循环,犹如处理 MEV 问题,只要诱因存在,投票权买卖便难以遏止。Ignas 则担忧:
目前将代币委托给其他代表的收益远不如直接卖票获利,若不从代币经济模型下手改革,类似问题将不断重演。
Lobby 回应:不是安全漏洞,是透明创新
对于外界批评,Lobby Finance 也在留言中澄清,他们是目前最透明的委托平台,所有投票提案及价格皆公开,并保留足够时间让社群反应。若提案具高度风险,他们也会主动下架,且现已调整拍卖模式以尽力降低潜在风险: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想让治理重新充满活力,帮助 DAO 摆脱目前由几个主导方所把持的财阀治理状况,让参与治理这件事变得更有吸引力、有所回报,甚至两者兼具。
(Compound 七项提案投票率仅 5%,DAO 真的是民主最终形态?)
即便 Ignas 肯定其目标,但他仍警告,一旦有其他平台仿效 Lobby Finance 且意图不轨,治理安全可能将彻底失控。
DAO 治理下一步:是自由市场还是制度改革?
Ignas 强调,「1 代币 = 1 票」的治理逻辑早已暴露问题,而 Lobby Finance 不过是放大了既有漏洞。要真正解决问题,恐需对 ARB 等治理代币进行根本上的经济改革,取消其收益权益、或设立更具正向诱因的委托制度。
诱因决定一切,若不调整制度设计,DAO 的去中心化愿景,恐沦为少数人资本操作的工具,与初衷背道而驰。
这篇文章 投票权委托交易如何摧毁 DAO 的去中心化愿景?GovernFi 能有未来吗?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