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Hyperliquid遭遇四次攻击 链上永续合约平台的挑战与前景
复盘Hyperliquid黑色星期三:需求是起点,正确是终点
一、群鸦盛宴
3月26日,Hyperliquid再次遭受攻击。这是该项目自去年11月以来的第四起重大安全事件,也是其成立以来面临的最严重危机。此次攻击手法与之前50倍做多ETH的巨鲸事件如出一辙,但更加精准和猛烈,宛如一场针对Dex的群鸦盛宴。
攻击者利用JELLY这个Solana上低流动性的Meme代币作为突破口。当晚九点,攻击者向平台存入350万USDC保证金,开出408万美元的JELLY空单,杠杆率达到平台上限。同时,一个持有大量JELLY的地址在现货市场配合抛售,导致代币价格暴跌,使空单获利。
关键转折出现在保证金提取环节:攻击者迅速撤走276万USDC,导致剩余空单保证金不足,触发平台的自动清算机制。平台保险金库HLP被迫接管这笔巨额JELLY空头仓位。随后,攻击者开始反向操作,在短时间内大量买入JELLY,价格暴涨数倍,HLP浮亏超1050万美元。
当Hyperliquid陷入困境时,某些中心化交易所迅速介入。这些平台在攻击事件发生后不久就上线了JELLY的永续合约,疑似利用其流动性深度与影响力进一步推高代币价格,扩大HLP的亏损。
在危机关头,Hyperliquid验证者委员会通过了下架JELLY永续合约的投票,最终平仓价格定为攻击者的开仓价格,HLP反而小幅获利。这一决定虽然解决了眼前的危机,但也引发了对其去中心化承诺的质疑。
二、链上交易平台?
Hyperliquid作为链上永续合约赛道的头部协议,其交易量占某大型交易平台全球合约交易量的9%,在Dex中遥遥领先。相比之下,其他Dex平台合计仅占该交易平台合约交易量的约5%。
然而,这个成立于某大型交易平台崩盘后的Dex项目似乎并不顺遂,几乎每月都遭受一次重大攻击,使得Hyperliquid常处于危险边缘。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几次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暴露出了Hyperliquid在保证金机制、HLP机制、验证者数量有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Hyperliquid的内患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Hyperliquid虽在Dex中表现优异,但其巨鲸存款在常态下可能占据平台TVL的近20%。这意味着更大规模的类似事件可能触发大量巨鲸出逃,导致平台陷入流动性枯竭的死循环。
从架构而言,Hyperliquid是一个自带Layer1的Dex,其设计颇具新意但也存在潜在风险,如交易状态不一致、同步延迟、跨链清算延迟等。
HLP(HyperliquidPool)金库是Hyperliquid生态的核心,其设计逻辑是通过聚合社区用户的资产,构建去中心化做市商资金池。然而,这种设计也使得HLP容易成为攻击者的目标。
四、道阻且长
Perp Dex的历史甚至比AMM还要悠久。Hyperliquid在收益和资本效率方面都达到了链上最佳水平,但如何在长期维持这一优势,同时应对去中心化带来的效率问题和脆弱性,仍是一个巨大挑战。
订单簿Dex的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Hyperliquid在向中心化交易平台发起的多年竞争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前路依旧布满荆棘。
五、市场永远是对的
DeFi的成功并非完全源于其去中心化特性,而是通过去中心化满足了用户在中心化金融中无法实现的需求。
Hyperliquid代表了当前Perp Dex的成功范式,它既可以被视为建立在单机链上的Dex,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加入透明账本的中心化交易平台。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更像是某知名公链的镜像版本,通过"链"这个概念获得了原住民和避难者的认可。
作为一个通过区块链技术最大程度模拟中心化交易平台的产品,Hyperliquid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链所固有的效率问题。在短期内,收紧杠杆限制并加强各种保险机制,可能有助于避免系统崩溃的风险。
长远来看,作为一个新兴产品,Hyperliquid也许不应完全遵循固有思维。在治理和各类机制的探索中,或许应该秉持其创立之初的理念:以需求和效率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