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广场小伙伴们,福利不停,精彩不断!目前广场上这些热门发帖赢奖活动火热进行中,发帖越多,奖励越多,快来 GET 你的专属好礼吧!🚀
🆘 #Gate 2025年中社区盛典# |广场十强内容达人评选
决战时刻到!距离【2025年中社区盛典】广场达人评选只剩 1 天,你喜爱的达人,就差你这一票冲进 C 位!在广场发帖、点赞、评论就能攒助力值,帮 Ta 上榜的同时,你自己还能抽大奖!iPhone 16 Pro Max、金牛雕塑、潮流套装、合约体验券 等你抱走!
详情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community-vote
1️⃣ #晒出我的Alpha积分# |晒出 Alpha 积分&收益
Alpha 积分党集合!带话题晒出你的 Alpha 积分图、空投中奖图,即可瓜分 $200 Alpha 代币盲盒,积分最高直接抱走 $100!分享攒分秘籍 / 兑换经验,中奖率直线上升!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2763074
2️⃣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ETH 链上挖矿晒收益
矿工集结!带话题晒出你的 Gate ETH 链上挖矿收益图,瓜分 $400 晒图奖池,收益榜第一独享 $200!谁才是真 ETH 矿王?开晒见分晓!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
最近看到谢孟恭与芒果派对成立「肖楠资本」的新闻
身为玩家,也是一个长期研究游戏产业的人,我对这件事特别有感。
台湾几乎没有专门投资游戏的创投,更少有像肖楠资本这样,不是从市场报告或财务模型起步,而是因为一款游戏——《活侠传》。
1. 从《活侠传》到资本行动
我完全能理解谢孟恭的「电子阳痿」——那种爱玩游戏却提不起劲的倦怠。直到遇到一款作品,让你废寝忘食,才记起游戏的魅力。
他没有开会评估 ROI,也没有做尽调,而是直接私讯团队要资助。对玩家来说很浪漫,对产业来说很罕见。
2. 常青基金的长跑价值
肖楠资本采用 Evergreen Fund(常青基金)模式,没有 7-10 年的退出压力,能和团队一起跑长线。
作为玩家,我知道这是游戏产业最需要的结构——很多优秀作品需要 4-6 年完成,短期回报只会逼团队提早上市或砍内容。
3. 台湾游戏的资金困境
文策院数据很直接:88% 独立游戏靠自有资金营运,只有不到 4% 接受创投。这背后是三个结构性问题:
✅投资人看不懂游戏
✅团队不习惯募资
✅市场不相信游戏投资
这让很多有实力的团队,因资金缺口被迫妥协甚至放弃。
4. 为什么是现在
我同意谢孟恭说的「闻到起飞的味道」。
AI 工具已经能降低美术、关卡、叙事等开发成本,中小型团队的生存线被拉低。
如果此时有资本进场,帮助团队把游戏做满,而不是为了活下去砍一半内容,这是一次结构性翻转的机会。
5. 投资策略与挑战
第一步是找 Steam 上的台湾单机游戏团队,因为这意味着具备打全球市场的潜力。
挑战也很清楚:市场小、标的稀缺、选错会浪费资源。
6. 对照案例:宇竣澳丁与大宇技术外移
如果我们把肖楠资本放进台湾游戏发展的脉络里,可以看到另一面。
过去的「宇竣澳丁」曾靠代理与市场营运,快速推进海外发行,但这种模式本质上是资本导向 + 发行思维,对研发端的扶植有限。
而「大宇」虽然曾经是台湾自研实力的代表,但近十年却面临技术与研发人才外移,甚至部分核心研发转到对岸或外包,造成 IP 还在,本土技术却逐渐流失。
这两个案例反映了台湾游戏产业长期的两个问题:
资本与研发断层——有资本的时候多半用在代理、发行或短线项目,很少长期押注研发端。
技术外流——缺乏稳定的投资与产业支持,让开发人才被更有资源的市场吸走,技术跟着外移。
肖楠资本如果能坚持长跑、以研发为核心,或许能打破「代理赚快钱、研发养不起」的恶性循环,也有机会减少技术外移的速度。
7. 我的观点
我不觉得肖楠资本会立刻投出下一个 3A 大作,但它可能建立一个循环:
本地资本愿意长期相信本地团队 → 团队撑到打全球市场 → 更多资本进场 → 产业底气变强。
对我来说,这不只是「一间新创投公司」的新闻,而是台湾游戏产业的一个信号:
浪漫归浪漫,但只要这份浪漫有纪律、有选择、有耐心,它就有可能成为产业的转折点——而且是从「研发端」去修补过去宇竣澳丁与大宇所留下的结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