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比特幣Layer2迎爆發前夜:從以太坊看BTC擴容未來
比特幣 Layer2 爆發前夜:從以太坊 L2 的發展經驗看比特幣擴容之路
2023 年比特幣生態迎來重大變革,Ordinal 協議誕生帶來了"銘文"這一全新資產類型。銘文迅速走紅,引發了 BRC20、Atomical、Runes 等多種資產發行協議的湧現,同時催生了 ORDI、SATS 等知名銘文和衆多比特幣原生 NFT。
這股熱潮爲比特幣生態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資金、用戶和開發者。然而,隨着生態繁榮,比特幣作爲 Layer1 的局限性也逐漸顯現。一方面,比特幣不支持智能合約,難以拓展更豐富的應用場景;另一方面,性能瓶頸和高昂礦工費成爲生態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在此背景下,比特幣擴容賽道迎來關注,比特幣 Layer2 成爲新的熱門話題。一些老牌擴容方案重獲青睞,新的 Layer2 項目也不斷湧現。其中,以 BRC420 協議聞名的 Bitmap Tech 團隊率先推出了 Merlin Chain。
Merlin Chain 於 2024 年 2 月上線,並開啓質押活動 Merlin's Seal。除比特幣外,還支持質押銘文和 BRC420 藍盒子等資產。憑藉對銘文熱度的承接,Merlin Chain 迅速積累了可觀的 TVL,上線不到一個月便突破 30 億美元,最高達 35 億美元,成爲當時備受矚目的比特幣生態明星項目。
然而,4 月 19 日 Merlin 代幣 MERL 上市後,幣價先是短暫衝高隨後持續下跌,目前已跌去超過 80%,逼近發行價。與此同時,Merlin 開放 BTC 解鎖後 TVL 也出現斷崖式下跌,從最高點跌去 60% 以上。作爲比特幣 Layer2 的代表項目遭遇如此重創,不禁讓人對這一賽道產生懷疑。
實際上,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歷來伴隨着質疑與認可的反復。在擴容領域,以太坊作爲先行者已積累了豐富經驗。回顧以太坊 Layer2 的發展歷程,或許能爲比特幣 Layer2 的未來提供有益啓示。
以太坊擴容之路回顧
以太坊最初借鑑了比特幣的經驗,嘗試了狀態通道、閃電網絡和側鏈等方案。
狀態通道允許交易雙方在鏈下開闢通道進行交易,僅在最終結算時與主鏈交互,大幅提升效率並降低費用。但其局限性在於僅適用於通道內雙方,且需要雙方持續在線更新狀態。
閃電網絡則是在狀態通道基礎上的升級,通過連接多個通道形成網路,實現更廣泛的連通性。以太坊借鑑比特幣閃電網絡推出了雷電網絡。但雷電網絡作爲鏈下網路不支持智能合約,且節點易受中心化控制,仍存在諸多不足。
側鏈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閃電網絡的缺陷,支持智能合約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擴展性。但由於其獨立性,側鏈僅對自身帳本負責,存在數據可用性問題,未能獲得廣泛認可。
2017 年,Joseph Poon 和 V 神提出了 Plasma 框架,試圖在狀態通道和側鏈的基礎上進行改進。Plasma 採用樹狀結構,將子鏈交易記錄哈希後傳回主鏈,以增強安全性。然而 Plasma 仍存在數據可用性問題且不支持智能合約,發展陷入瓶頸。
2018 年,Rollup 技術的出現成爲突破口。與 Plasma 不同,Rollup 將子鏈所有交易記錄壓縮後傳給主鏈,大幅提升了數據可用性和透明度。隨着 Optimistic Rollup 被提出,Optimism、Arbitrum 等項目相繼上線並獲得廣泛認可,以太坊 Layer2 迎來爆發。
Optimism 團隊推出的 OP Stack 工具讓發布 Layer2 變得更加便捷,其他團隊也紛紛推出類似工具。Layer2 需求被進一步挖掘,形成百花齊放之勢。目前 L2beat 上已統計有超過 50 個 Layer2 項目。
與此同時,業界也在積極探索去中心化排序器等解決方案,以進一步提升 Rollup 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
比特幣生態的困境與突破
相比以太坊,比特幣生態的擴容之路走得更早但進展較爲緩慢。早在 2015 年就發布了閃電網絡白皮書,但其不支持智能合約,應用受限。
2016 年,Blockstream 推出 Liquid Network 側鏈,但其採用 11 個多籤節點托管比特幣,存在中心化風險。同期的 RSK 側鏈雖然發布較早,但未能獲得廣泛應用。
RGB 協議於 2016 年提出構想,但直到 2019 年才開始實際落地。2023 年 4 月發布的 RGB v0.10 版本爲比特幣和閃電網絡帶來智能合約支持,但距離真正落地仍有距離。
Stacks 作爲較早支持智能合約的比特幣 Layer2 一直備受關注,但最近的升級推遲也讓市場熱情有所冷卻。
2023 年提出的 BitVM 採用類似以太坊 Optimistic 的實現方式,但其智能合約運行在鏈下且不共享狀態,跨鏈方式也未實現真正去中心化。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比特幣 Layer2 解決方案大多面臨技術瓶頸、開發緩慢或去中心化程度不足等問題,亟待突破。
近期兩個新興的比特幣 Layer2 項目引發了業界關注:
BEVM 基於 Taproot Consensus 實現了去信任化的比特幣網路解決方案。通過 Schnorr Signature、MAST 和 Bitcoin Light Node Network 三大核心功能,BEVM 在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上有所突破。其提出的 BEVM-Stack 概念也引發了對比特幣上一鍵發 Layer2 可能性的討論。
Mezo 則基於 tBTC 構建,試圖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之間搭建橋梁。tBTC 採用隨機選擇的籤名者網路來管理鎖定的比特幣,通過超額抵押保證網路安全。但 Mezo 的安全保障方式仍存在一定爭議。
展望
盡管近期宏觀環境對加密貨幣市場造成一定衝擊,但這並未阻礙行業對比特幣生態發展的信心。比特幣 Layer2 賽道雖然遭遇挫折,但仍在持續探索中。
未來比特幣 Layer2 的發展需要更多兼具去信任化、原生性和安全性的項目湧現,也需要老牌項目不斷創新,以及具有創造性的新項目加入。只有形成百花齊放的生態格局,比特幣 Layer2 才能真正迎來爆發。
雖然這一賽道的發展仍需時日,但隨着正確方向的確立和持續努力,我們有理由期待比特幣生態迎來真正意義上的繁榮,而非曇花一現的炒作。這個千億級賽道的潛力正在逐步釋放,需要我們以更多耐心和堅持去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