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世界的游戏规则:从融资策略到投资者心理

robot
摘要生成中

在加密货币世界中,人们常常会听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融资策略。有传闻称某些项目可以通过购买特定代币的方式获得"广告位"。这种做法起初让人觉得荒谬,但当真有中间人带着这样的提议找上门来时,我们才意识到自己对这个行业的认知还是太天真了。

在早期的ICO浪潮中,许多团队都以为只要做好产品、在论坛上宣传、设置ICO地址就足够了。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在社交平台上回答问题,努力开发产品。然而,后来我们才明白,这个行业还需要建立各种关系网络,包括与行业重要人物、顾问、机构、做市商和交易平台等建立联系。加入某个阵营往往意味着要与另一方保持距离。

尽管这个行业号称要"重塑世界交易体系",但派系之争仍然存在。曾经有传言说,如果你选择在某个平台首发,可能就会影响到在其他平台上市的机会。不同社区之间也存在一些潜规则。当然,随着行业的成熟和专业化,这些派系之争在利益面前也在逐渐消退。毕竟在巨头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其他参与者只有抱团才能分享剩余的市场份额。

人们倾向于给事物贴标签,这在Web3领域尤为明显。项目常常被按市值、行业、功能、投资方等进行分类。这些标签帮助人们快速了解一个项目的特点、发展阶段和潜在价值。例如,获得某知名投资机构支持的项目往往会被认为是高质量项目,而某些交易平台的支持则可能带来上市预期。

meme(网络文化)的传播也遵循类似的逻辑。它们通常依赖于一个广为人知的"叙事"或"IP",比如某些知名人士或热门话题。这些元素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促进传播。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或参与时,更多人会被吸引进来。

人性使然,当一个人成功时,我们可能会认为是运气;当多人成功时,我们会开始关注;当大量人成功时,大多数人就会开始尝试。特别是当这些成功者是有影响力的KOL或高净值人群,并且他们能够清晰地解释他们的成功之道时,影响力就会更大。

Web3世界就像一个充满梦想的帝国,人们都在寻找下一个机会。而那些站在高处的"造梦者"则在努力吸引投资者的注意,试图从他们的热情中获利。

无论是链上活动的繁荣还是新的叙事出现,大家都明白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真正的价值。然而,很多人仍然希望能够逆势而上,就像明知生老病死的规律,却希望自己能够例外。因此,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循环:从最初的怀疑到小额尝试,再到大举投入,最后可能落得一地鸡毛。然后,当看到类似的项目出现时,又会重复这个过程。

我们所看到的机会,很可能只是"造梦者"希望我们看到的幻象,而财富效应则是吸引我们的诱饵。在这个循环中,我们似乎总是难以跳出这个圈子。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空投猎手vip
· 15小时前
资金盘又在演老把戏,历史数据全摆那了
回复0
StakeTillRetirevip
· 07-11 05:33
韭菜永不觉醒
回复0
GasFeePhobiavip
· 07-11 05:22
一开始的规矩到现在还是那样 跟着炒 亏着亏着就懂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